|
歷史: 公元前1040年,在今天的宣武區廣安門一帶北京正式建城,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。北京有850余年的建都史,元、明、清三代均定都于此。1949年10月1日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,北京成為新中國的首都。
北京建城至今三千多年,自遼金以來,即為歷代的政治文化中心,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,中華各民族各地區文化與北京的高雅文化及民俗文化,在這里交匯融合,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北京文化,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。
從戰國時的燕趙悲歌、到秦時的天下一統;從唐代安史之亂,到蒙古鐵騎南下;經歷過明朝的繁華興盛,也目睹了清末的盛極而衰。作為泱泱大國幾百年的都城,北京有著自己的文化氛圍:大氣、嚴肅、正統而不失閑適、清雅。
文化
北京是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。北京在歷史上曾為五代都城,在從遼朝起的800多年里,建造了許多宏偉壯麗的宮廷建筑,使北京成為我國擁有帝王宮殿、園林、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,內容最豐富的城市。
廟宇:北京的宗教寺廟遍布京城,現存著名的有:佛教的法源寺、潭柘寺、戒臺寺、云居寺、八大處等。道教的白云觀等。伊斯蘭教的北京牛街禮拜寺等。藏傳佛教(喇嘛教)的雍和宮等,天主教西什庫天主堂、王府井天主堂等;浇痰母淄呤薪烫、崇文門教堂等。
京劇:京劇是地道的中國國粹,深受京城老百姓的喜愛,走在北京的街頭,經?梢月牭铰愤厒鱽硪謸P頓挫的京戲段子。京劇的源頭還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,1790年,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——三慶班、四喜班、春公班、和春班——先后進京獻藝,獲得空前成功。徽班常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演出,于是,一種以徽調“二黃”和漢調“西皮”為主,兼收昆曲、秦腔、梆子等地方戲精華的新劇種誕生了,這就是京劇。在200年的發展歷程中,京劇在唱詞、念白及字韻上越來越北京化,使用的二胡、京胡等樂器,也融合了多個民族的特色,終于成為一種成熟的藝術。京劇集歌唱、舞蹈、武打、音樂、美術、文學于一體,與西方歌劇有類似之處,所以被西方人稱為“peking opera”。除京劇外,北京還有雙簧、 相聲、評書、京韻大鼓等,樣樣堪稱國粹。
胡同: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民居之一,最早起源于元朝,“胡同”一詞在蒙古語中是“小街巷”的意思。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,數目達到7000余條,每條都有一段掌故傳說。胡同的名稱五花八門,有的以人物命名,如文丞相胡同;有的以市場、商品命名,如金魚胡同;有的以北京土語命名,如悶葫蘆罐胡同等。經調查,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廟街,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;最長的胡同就是東西交民巷,全長6.5里;最短的胡同,長不過十幾米;最窄的胡同要數前門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,寬僅0.7米;而位于東城區的南鑼鼓巷,現在已經成為北京八條特色商業街之一,國外友人眾多,胡同兩旁明清風格的建筑和各式各樣的酒吧為北京增色不少。
城池:北京城池是中國歷史上最后兩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總稱,由宮城、皇城、內城、外城組成,包括城墻、城門、甕城、角樓、 敵臺、護城河等多道設施,曾經是中國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體系。北京城門是明清北京城各城門的總稱。根據等級以及建筑規格的差異,分為宮城城門、皇城城門、內城城門、外城城門四類。明清北京城有宮城城門四座(一稱六座)、皇城城門四座(一稱六座、或七座)、內城城門九座、外城城門七座,在民間有“內九外七皇城四”的說法。清朝滅亡后,北京城池逐漸被拆毀,除宮城保留較好外,現皇城城門只有天安門被保留,內城僅存正陽門、德勝門箭樓、東南角樓以及崇文門一段殘余城墻,外城則完全被毀,只有永定門被重建。
宗教文化:中國是一個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,而且充分地尊重每一種宗教。北京地區的宗教有:佛教、道教、伊斯蘭教、天主教和基督教。北京的寺、廟、觀、堂是宗教界和信教群眾的宗教活動場所。其中最著名的有:天主教東堂,天主教南堂,缸瓦市基督教堂,崇文門基督教堂,牛街清真寺,東四清真寺,廣濟寺,廣化寺,白云觀和雍和宮等。 |
|
|